导读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顶端新闻“我想@领导”平台“两会留言上顶端群众建言@领导”专区上,也有大学生向代表委员留言咨询,大学毕业后就业和创业该如何抉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认为创业是就业的另外一种形式,而继续深造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就业。

大学生创业建议点(要多参加创业赛事积累经验)

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深造是为了更好就业

高校学生毕业后,有的选择“慢就业”,有的选择“灵活就业”,有的学生面对就业、创业和是否继续深造时,产生了迷茫。

针对大学生的问题,顶端新闻记者将问题带上全国两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卢克平为大学生支招。卢克平认为,创业是就业的另外一种形式,而继续深造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就业。无论就业、创业、还是继续深造,最终是殊途同归,都要归于就业。

应该现在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后再就业?是进入现有单位工作,还是选择自主创业?卢克平认为,无论做何选择都是因人而异、因势而变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综合比较分析。

“不是说哪种选择就一定是对的,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卢克平说,大学生择业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要准确把握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确看待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通过权衡利弊得失,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想创业,要积极参加各种创业赛事积累经验

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更严峻的挑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从宏观政策层面上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

“作为大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一定要做足功课,不打无准备之仗。既要全面认知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又要充分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和工作岗位要求,提高岗位适配度。”卢克平认为,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实习见习,提前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氛围,更好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平稳过渡。其次也可响应国家号召,将“小我”融入祖国“大我”,积极争取“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参军入伍”“特岗计划”“升学扩招”等政策性岗位,抢占就业先机,享受政策红利。

卢克平说,对于想创业的毕业生来说,要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和举办的就业创业类讲座,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变化,提高自身职场竞争力,“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要充分利用双创平台,积极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大学生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创业中学会创业,更好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