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狂欢与in有电商突围,“好玩”的平台潜力几何
过去的2018年,与移动互联网的大多数行业红利殆尽,走向静寂不一样,社交电商依然在强势兴起。消费场景的创新和用户的几何式增长,让它成为投资人和行业创业者关注的一个最大变量。
以拼多多、云集、in有电商、爱库存为代表,一批社交类新型电商在不同的维度上爆发,稳固多时的中心化电商格局被第一次打破,更深更大层面的用户价值,则等待着被重新定义与挖掘。
通过社交电商这一年高度的起伏变化,我们似乎看到了,电商此前诸多的局限性和此后所要建构的价值,也更加看懂了复杂广阔中国市场的艰难和机遇。
作为行业新物种,社交电商的生长机制和差异化壁垒是什么?好的社交电商标的长什么样?它的创业下一站应该往哪里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对浙江省新晋百强电商平台“in有尽有”创始人张杰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社交电商的主流模式及差异
前些年,微商做的再大也没法洗白,与腾讯深度合作的京东,虽然有入口但是自有体系太大,对社交核裂变这个武器用的并不好。直到拼多多崛起,才真正引起了关注。
相比此前利用朋友圈、群运营、KOL、网红等等模式,拼多多的玩法,如同算法推荐对编辑推荐的革命,属于代际更新,真正触及了社交裂变本质。基于此,这个社交电商江湖才算真正形成。目前,社交电商玩家们用各自最擅长的方式开疆拓土,在不同维度去挖掘新的行业机会。
典型模式一:拼团型
拼多多上市后积极转型,布局品牌商品,用户忠诚显著提升。拼多多7月份上市后,向“五环内的消费者”进军,在推荐正品化和品牌化方面转型,推出“品牌馆”,与网易严选等国内外500家品牌合作,向品质消费导向转型的意愿初显成效,APP卸载率下降近半,新安装留存率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社交电商潜力的认知。
典型模式二:内容型
小红书以UGC为依托,沉淀社区与口碑,同时引入大量明星、KOL入驻,引爆粉丝流量,丰富社区内容,用户使用粘性持续提高。
典型模式三:KOL分销型
贝店上线以来,依托母平台贝贝用户群基础、供应链服务能力主打妈妈群体的家庭购物用户,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云集微店上线较早,小B店主通过社交邀请形成利益链,同时侧重用户深度运营,用户使用粘性、用户忠诚度均较高。
典型模式四:原生小程序
原生小程序基于微信生态运营,自带社交属性,通过社交网络获得裂变式的爆发,完成社交到电商的无缝衔接。
在张杰看来,社交+电商创造流量挖掘新方式,将助力电商行业持续发展,社交玩法正成为电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造最会“玩”的社交电商平台
历任阿里巴巴、菜鸟网络资深运营及高级产品专家的张杰,曾深度参与物流评价、智能分拣路由,四级地址库升级改造等数千万用户量级互联网创新项目。打造一个社交电商平台,与他而言是一次造梦之旅。“in有电商是基于公司的 大数据土壤上成长出来的,未来会长成什么样,我现在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要做一个’最好玩’的平台。”
“回到原点,社交电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到今天,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这个时候就真正回到消费的本质。对于平台来说,你是不是真正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且要回答消费者需要什么。所以,社交电商客观上来说,是智能+人工。”张杰解释道。“其中,人工智能是一个辅助的工具。仅靠智能或者光人工都是没有效率的,社交电商很好的把智能和人工结合在一起。”
对于用户来源,张杰有着自己的认知——未来是一个用户运营的时代,好的东西,可能不需要太多新的客户进来,而是围绕着客户不断地经营,平台规模就自然增长。目前in有基本明确的只有围绕虚拟币’红包’为核心的社交关系链挖掘体系。“红包”作为承载用户社交关系链的核心抓手,这一体系贯穿在平台内的方方面面,同时,平台还陆续上线了游戏性质的互动环节,鼓励用户以有效的社交扩散行为换取一定金额的实付抵扣,以降维的方式帮助用户实现消费升级。
“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春节期间,平台上线了和支付宝集福活动类似的’金猪去哪儿’集卡游戏,另一个活动,便是用户邀请好友一起赚红包,每邀请1名好友即可随机获得最高88元红包奖励,可在平台内用红包抵扣商品。对于玩法,平台也一直在探索,力求玩出点不一样,毕竟平台要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有的功能设计出来连你自己都不会去玩,那用户又怎么会去玩呢?”张杰介绍道。
现在存在各种不同的社交电商形态,之后最大的驱动能力,我觉得还是供应链。你把真正性价比好、高效率的东西,带到消费者面前,这才叫对消费者好。至于新老巨头的竞争,社交电商巨头和京东、淘宝这些平台,最后互相之间肯定会有侵蚀,但这个市场还是足够大,包括现在大家也在进一步抢了线下的生意。新电商不是在颠覆一个行业,结果可能是因为你不一样,掌握不同的客户,最后大家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