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51年,有个五年级学生心血来潮地写了一首题为《短歌》的小诗,投给了家乡的报纸《浙南日报》(《温州日报》的前身),不久后该报纸的副刊组写信给他,说准备在下一期的副刊上发表这首诗。一个多星期后,这篇习作被

作文只考40分,却在20岁参编《十万个为什么》——温州作家叶永烈

1951年,有个五年级学生心血来潮地写了一首题为《短歌》的小诗,投给了家乡的报纸《浙南日报》(《温州日报》的前身),不久后该报纸的副刊组写信给他,说准备在下一期的副刊上发表这首诗。一个多星期后,这篇习作被刊登了出来,他备受鼓舞,从此爱上了文学。

这位当时仅有11岁的男孩,就是后来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叶永烈。

作文只考40分,却在20岁参编《十万个为什么》——温州作家叶永烈

“一开始,我作文是老不及格的,只有40分。” 2017年5月在湖南理工学院演讲时,叶老这样回忆11岁时的这件事,“但家附近报社门口的投稿箱改变了我的命运”。

长大后的叶永烈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化学系,虽然并没有就读文学专业,但他仍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说来有些残忍,可有时候热爱的确只能是热爱,与成功之间还差了八百步天赋的距离。正如叶永烈,诗写了一千首,散文写了八百篇,真正发表的却屈指可数。

一次次退稿让他感觉非常沮丧,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北京有一家叫《科学小报》的报纸,试着写了篇科普类文章,结果很快被采用了。

作文只考40分,却在20岁参编《十万个为什么》——温州作家叶永烈

写诗文华章比不过才子们,可论用文学的笔调来写化学、写科学,却没有一个才子能来跟他比,他找到了自己的优势——科普写作。

一旦与科普写作结缘便一发不可收拾,1960年,叶永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他生动活泼的文笔让艰深的化学知识显得亲切有趣,这得到了当时《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曹燕芳的注意,之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

《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出版时,176个“为什么”里,叶永烈的科普文章有整整163篇,最终《十万个为什么》大获成功,第一版就印刷了550万册。

21岁的叶永烈从此名声大噪。

作文只考40分,却在20岁参编《十万个为什么》——温州作家叶永烈

人们总希望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成事业,叶永烈也不例外。因此大学毕业后他决定改行,专心致志搞文学创作。命运有时候格外照顾那些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比如叶永烈决定离开理工领域,就恰逢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准备把《十万个为什么》改编成电影,叶永烈正好调动到该厂担任电影编导,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他编导了许多广有影响的科教片,1980年荣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的《红绿灯下》就是其中一部。

作文只考40分,却在20岁参编《十万个为什么》——温州作家叶永烈

那段时间的叶永烈充实而坚定。1976年,文革尚未结束,叶永烈就出版了他的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中国科幻因此在大陆掀起了一波高潮。之后他本人更是先后两次入选“中国科普传播十大人物” ,面对如此殊荣,叶永烈也只称“科普之路唯漫漫,千万淘漉始成金”。

作文只考40分,却在20岁参编《十万个为什么》——温州作家叶永烈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科普写作已不能反映叶永烈的所思所想,他的视角开始更多地放在国家、时代的命运和人民的呼声上。所以他选择了纪实文学。

一个纪实文学作家往往像一个冒险家,既要到天南地北不同的环境中去,又要结识各种各样的人物。

作文只考40分,却在20岁参编《十万个为什么》——温州作家叶永烈

2006年,叶永烈就在自己的博客里回忆了26年前深入罗布泊,追寻彭加木的过程——

汽车在柏油马路上飞驶,路面上的柏油都被晒化了,汽车的车轮上沾满乌亮的柏油,深夜十一点天才渐渐黑下来,巨大的热浪在让人连汗都流不出来,因为刚刚流出来马上就蒸发了。

很多人以为“在科学轨道上运行”的叶永烈,跟那位在历史深处游弋探寻名人足迹的叶永烈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可见叶永烈的作品覆盖范围之广,用他自己的话来评述他的创作人生就是“我不属于那种因一部作品一炮而红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如同一堆干草,火势很猛,四座皆惊,但是很快就熄灭了。我属于"煤球炉"式的作家,点火之后火力慢慢上来,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从11岁点起文学之火,一直持续燃烧到60年后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