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孔子眼里,只有文质彬彬的人才算君子,那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文质彬彬呢?孔子是这样下定义的,原文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就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所谓天性禀赋

在孔子眼里,只有文质彬彬的人才算君子,那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文质彬彬”呢?孔子是这样下定义的,原文出自《论语.雍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到底是什么含义?

质,就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所谓天性禀赋的厚薄和生理体能的强弱等等。文,指文才,包括文学、思想、知识艺术等等外在的形式。孔子是说,一个人的气质秉性虽然淳朴诚实,但文才却不怎么样,就未免显点野气了。野就是乡野村夫的那个野,淳朴粗狂型的。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学问和文才很好,但超过了气质禀赋,缺乏厚道淳朴的根本,那就难免流于虚浮、书生气,就显得有点酸腐了。

所以质朴的天性和文才的修养,必须要相互协调,完美结合,这样才能成为君子。学问修养能修道文质彬彬的君子之儒,自然会真正了解人生,看破红尘,随时随地行其正道于人世之间。否则,仅凭手段欺世盗名、投机取巧,也许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假的永远真不了,迟早是要打回原形的。

“文质彬彬”到底是什么含义?

这句话如果从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文”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积累,“质”就是社会淳朴厚道的民风民俗。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文化教养,没有文化积淀,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陷于野蛮和落后。如果一个社会大多人都奢侈浮华,附庸风雅,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那么社会风气就会变坏,社会就会走向堕落。所以说一个社会,既要有文化的发展,又要保持善良质朴的民风,这样社会才会完美和谐。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乡村的人,往往就是“质胜文”;城市人就有点“文胜质”。我们既喜欢乡村那种淳朴厚道的民风,又喜欢城市里绚丽多彩的文化,这确实很难两全。

“文质彬彬”到底是什么含义?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提高个人的内在品质,去掉那些浮华不实的东西,同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礼仪,抛弃粗野的言语行为,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那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