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引言最近,一则国外艺术老师点评椰树椰汁包装盒设计风格的消息流传于网上,他称椰树椰汁的设计具有蒙德里安的审美风格、赛博朋克的科技感。毫无疑问,这则点评容易招致中文社区观众的笑声,因为椰树椰汁的简陋设计无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引言

最近,一则国外艺术老师点评“椰树椰汁”包装盒设计风格的消息流传于网上,他称椰树椰汁的设计具有蒙德里安的审美风格、赛博朋克的科技感。毫无疑问,这则点评容易招致中文社区观众的笑声,因为椰树椰汁的简陋设计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得广大群众将它同艺术品联系起来。

针对这种现象,有的人给出了“因为他不认识中文”这个解答,我在这里不想就此展开关于一种“陌生化”的理论,我将回顾当代艺术哲学同禅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此来说明类似这种寻常物是如何成为艺术品的。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流出视频截图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现成品艺术已成常态

事实上,商品包装的设计被做成艺术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国内的受众对此可能还有点陌生,这无可厚非,因为一些不言自明的原因,我们同我们的邻居错过了世界艺术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这一过程。

许多读者可能会认得图中左侧的作品,来自于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Campbell's Soup Cans),他的另一著名作品还有被称为“布里洛盒子”的商业包装的模仿品。詹姆士·哈维设计了布里洛盒子,而安迪·沃霍尔将它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在艺术展上展出,这一时刻被美国分析哲学家阿瑟·丹托称为艺术的终结。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安迪沃霍尔(左下)及其作品

“艺术的终结”,又是一个耸人听闻的词语,我想包括许多读者在内的艺术受众都不愿意接受这种断定。艺术终结了,那现存的艺术家们所做的工作又是什么呢?看来这又是理论家好做惊人语的哗众取宠!

实际上,艺术终结并非此意,丹托所说的“艺术终结”,是指艺术被哲学剥夺的历史的终结,随着这一历史的终结,艺术将获得解放。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布里洛盒子》

丹托是一个才子型的哲学家,读他的艺术哲学著作完全感觉不到哲学的枯燥,我想这也归功于他同时是一个很有趣的艺术家(和哲学家比起来,艺术家总是能让人感到有趣的)。他在《寻常物的嬗变》的扉页附上了《哈姆雷特》的台词:

哈姆雷特:“你什么都没有看到吗?”

皇后:“什么都没有,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这两句台词单独看来给人一种禅学的神秘感,具体来说,就是禅学所指的“万物皆空”。禅学只承认直觉或者领悟到的事实,要求我们的注意力不是向外面对理性,而是向内直指本心,这种感悟世界的方式会给艺术一个很好的启发。

让我们且把目光放回布里洛盒子,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1964年展出了它,与它一同被展出的还有凯乐歌麦圈盒、戴尔蒙特桃品盒、亨氏番茄酱盒、坎贝尔番茄酱汁盒,而布里洛盒子在它们中间显得如此突出,以至于吸引了美国分析哲学家阿瑟·丹托的眼球,并且发展了他的艺术哲学的理论。

至此我们可以给现成品艺术下个定义:其来源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能看到的物品,这些艺术品同寻常物看起来并无二致。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如何区分艺术品和普通物品

那要如何区分艺术品和普通物品呢?丹托认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种知性的感悟,这种解读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禅宗了解世界的方法,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转移到禅学上来。《碧岩集》中记载了一则故事:

僧问投子:“一切声是佛声,是否?”

投子云:“是。”

僧云:“和尚莫㞘沸碗呜声。”投子便打

又问:“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是否?”

投子云:“是。”

僧云:“唤和尚作一头驴得么?”投子便打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说的是僧人向投子请教佛法,说既然一切声音都来源于佛陀的声音,那么和尚发出的喑哑的声音也应该像佛陀金口传出来的一样抑扬顿挫,既然任何言语都展示了佛陀的真理,那么把和尚斥为牛马的诽谤,也应该是终极的真理。

僧人显然是堕入了理性的陷阱中,禅宗认为语言的阐释只会从一种复杂走向另一种复杂,面对这种情况,投子的做法是按常例揍他一顿,然后让他自己去体验佛陀的真理。禅宗体验世界的方法是反理性的,是直觉,是感悟。禅宗把人类无条件屈从于理性的状态叫做无明和业,禅的目的就是唤起为无明和业所遮蔽的人们心中的般若(大智)。

西方哲学有着悠久的理性传统,而西方的艺术长久以来为哲学所指导着,从“模仿说”到“表现说”,每一段历史时期都有唯一的一种被认为是正确的艺术创作方式,艺术家们只有按照那样的规则创作,他们手下的作品才能被承认为艺术。而当代现成品艺术则揭开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艺术的终结。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杜尚的《泉》与达利的《龙虾电话》

当代艺术打破了艺术品和寻常物之间的边界,凭借的是类似于禅学的感悟世界的方式,就好像“一切声皆是佛声”,任何寻常物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这种转化凭借的是艺术家的直觉,传统的美学逻辑话语则无法在这里提供解释。

随着艺术的终结而到来的时代,不是一个没有艺术的时代,相反的是,艺术终结后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主义艺术的时代(因为终结的是西方传统为哲学所剥夺的艺术史)。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艺术必须是美的吗

艺术是美的吗?围绕椰树椰汁是不是艺术的讨论如今更多是关于它带给人的美感方面,这一点在那个国外老师的点评上显得也很突出,他的点评很大程度上也是关于一种“美的评价”,而我更看重的则是他对于理论氛围的把握。

新维特根斯坦主义者断定艺术只具有家族相似,无法从艺术的本质层面给艺术下一个定义,而丹托则称这种断言有偷懒的嫌疑。普通人很容易给艺术下一个审美的定义,比如说“艺术就是美的物品”,或者进一步说“艺术就是美的人工制品”,而杜尚的艺术恐怕要对这种定义举起反对意见。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杜尚与达利各自为《蒙娜丽莎》填上的小胡子,更像是“对美的破坏”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举办一次展览,作为评委之一的杜尚化名“R. Mutt”,送去了一个在公共厕所中随处可见的男用小便器,并在其上署名:“R.mutt”,这就是《泉》。这是一件在当代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杜尚本人也由此为他的艺术定义做出了评价。

艺术体制论的创立者乔治·迪基很希望吸收杜尚的《泉》这样的艺术作品进入到他的理论体系中去,而体制论的核心之一便是“欣赏”,迪基宣称《泉》可以被欣赏,比如它“闪闪发光的白色表面,它反射周围物体形象时的深度,它的吸引人的椭圆形的轮廓。它的特质类似于布朗库斯和摩尔的作品的特质”。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杜尚 《泉》

但是杜尚本人的解释狠狠打了前者的脸——他宣称他的现成品的选择“从来不是基于审美的愉悦。这些选择是基于在好的坏的趣味完全缺席的情况下视觉冷淡(visual indifference)的反应……实际上,是完全的麻木。”

丹托的理论似乎可以对此做出更好的解释,他在尝试从布里洛盒子定义艺术的时候说:“《布里洛盒子》是由一个成为近期艺术史的一部分并掌握大量理论知识的人、并且是为熟悉那些历史和理论的人创造的。”

杜尚的《泉》实际上与激浪派的实验艺术很相似,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寻常到我们对它不对产生任何喜爱或厌恶的情感,而只有纯粹的麻木。《碧岩集》中记载的另一则故事可以对这种艺术做出解释:

不见僧问:“如何是佛?”

投子云:“佛。”

又问:“如何是道?”

投子云:“道。”

又问:“如何是禅?”

投子云:“禅。”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投子的回答如同鹦鹉学舌,像空谷回音,说的好像全是废话,根本没有解释不见僧的问题。实际上,要想让这个僧人彻悟,在禅学的思想里,除了这么回复,好让他自己明白凡事皆由体验之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了。

禅的哲学要求人们不要一味地对事实进行思考,再作用于理智,最终陷入循环论,而是不折不扣地接受它,接受事物的表面价值,并且以此得到满足。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杜尚和他的作品《自行车》

就如同杜尚《泉》一样,杜尚的艺术既不是一种可以被审美地欣赏的人工制品,也不是所谓的达达主义艺术家希望借以毁灭艺术的宣言,他只是类似禅学的这种接受事物的表面价值,小便池就是小便池,再平常不过了,他的选择完全是基于一种见到普通寻常物的完全的麻木。

后记

艺术终结后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主义艺术的时代,这是真正属于艺术的时代。传统艺术自然也会成为多元主义时代中的一个元素,但更重要的是,艺术将具有更加丰富而多彩的形式,美也不再是艺术的唯一追求。

电灯的开关动作被激浪派艺术家乔治·布莱希特看作是一件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他赞同铃木大拙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禅宗研讨班所阐发的观点,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平凡世界开始经历一种艺术意识上的变形,不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区分一件艺术品和最普通的寻常事物或最平常的事件。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代表作取材自一个罐头的包装盒

如舞蹈不比静坐更特别,凡是声音(包括沉默)都可被视作音乐,只要适逢恰当的天气,任何人都可以一起演奏狄克·希金在1959年创作的《冬之颂》(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倾听雪落的声音),或者演奏小洋野子的“说明书作品”《火柴盒》(划一根火柴并看它慢慢熄灭),有什么能比火光慢慢熄灭更富有诗意呢?

艺术终结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理论范畴内被谈论诸多的话题,可惜的是在当下中国艺术界内,艺术还没有完全发展到后现代主义的多元主义艺术阶段,而对椰树椰汁的欣赏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当我们以一种艺术史的知识来考察艺术家重新定义的椰树椰汁包装盒,它便可以成为中国的“布里洛盒子”。

现成品艺术风靡全球?都是千百年前中国禅宗玩剩的概念

● “又一个艺术上历史性的时刻”

正如同丹托在《寻常物的嬗变》中所引用的中国唐代禅师青原惟信的话语:“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艺术史经过漫长的发展,如今正步入第三个“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