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内容创业在今年不不好做,微信公众号的数次改动让借助微信平台的创业者不得不在小程序上花功夫做文章。同样的,知识付费的风口也已经悄然散去,红利期也逐渐消失,甚至有一些玩家已经离场。如百度音频的付费产品在运

内容创业在今年不不好做,微信公众号的数次改动让借助微信平台的创业者不得不在小程序上花功夫做文章。同样的,知识付费的风口也已经悄然散去,红利期也逐渐消失,甚至有一些玩家已经离场。如百度音频的付费产品在运营6个月后不再更新,而著名网红papi酱也仅仅在分答社区两个月之后就宣布停更。

知识付费的风头兴起的时间并不算长,也不算短。分答、得到、喜马拉雅等平台率先在2016年掀起知识付费的大潮,在当时知识付费确实很火,诸如知乎等坐拥大量流量的平台也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的产品。但是好景不长,其实在去年知识付费就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所有产品的使用次数都发生了明显的下降。

三个方面让知识付费辉煌不再

有一组调查数据表明,大多知识付费产品的复购率在现在只能达到过去的一半,这也说明了有至少一半的人不再愿意为这些知识产品掏腰包。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是知识本身出了问题,还是运营的方法存在缺陷呢?

首先,知识付费产品很难让用户做到系统的学习。所谓系统的学习,就是用户真正学习到自己想得到的知识。但是市面上大多知识付费产品主打的碎片化学习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即使他们在当时看起来非常美好。这种通过拆分知识来填充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模式的确填补了用户们上下班或是业余休息的一些零碎时间,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他们获取的知识也相当琐碎,并且大部分人都是一心二用在学习——如开车、坐车、边走路边听课等等。

而这些用户选择牺牲自己零碎的休息时间还付出金钱来进行的学习,是有着很强的目的性或者功利性的,他们需要通过这些学习来让自身的工作或学习更加顺利,给自己带来最切实的好处,而这种碎片化的学习也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一来二去,用户就对知识付费不再信任。

其次,知识付费的内容同质化非常严重。知识付费的产品在行业最热的时候可谓遍地开花,但僧多粥少,在每一领域能够传输给用户的知识,尤其是最热门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有限的知识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知识付费内容的雷同,用户也只能挑选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去学习。

同时,对于知识付费的运营者对于自身的课程也没有做出及时的更新,这更像是“用过即走”的小程序,比小程序还要难以吸引长期用户。

最后,知识付费的运营者比起优化课程来,更在意营销。这种做法虽然说不上错误,但是也注定了产品无法长久。一直以来,知识付费似乎都是在利用用户的一种“学了这个课程我就可以在某方面变得更厉害”的心理来诱使用户进行购买,而对于他们自身的课程优化却做得很少。所以理所应当的也在网络上出现了诸如干货少、标题党的负面新闻,甚至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过一边倒的负面风评。

知识付费领域的企业想要自救,或是创业者想要入局,一定要做出变化

首先要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有深度。我们说过知识付费在以往更多的是注重营销来“卖货”,但在今后这一路线显然已经走不通了。知识付费的运营者需要把握住那些不足半数、却愿意留下的用户来建立社区,借此来提升品牌的专业程度,也要对课程进行更有深度的优化。

也要将业务拓展到更多城市,应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在以往,知识付费的绝大多数用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很低。但是中国的网民却有大部分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他们也能够为知识付费提供很多的潜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需求的不同,三四线用户对于知识的需要显然也与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有着很大的区别,要对他们的生活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能针对其特点进行内容的设计。

知识付费虽然红利消散,但是人们学习的脚步是不会停下的,加之目前大多知识付费产品的运营策略存在问题,如果能够加以改正,这个行业还是会有明天的。

想了解更多创业项目,点击这里,开启你的创业之路。

来源:A5创业网 作者:大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