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传播力)新鲜、值得关注的信息(新鲜)新闻是客观发生的事实(真实性)新闻是新近发生(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陆定一(当下时效性)引入

新闻是什么?收下它,最全新闻学复习资料

新闻是什么

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传播力)

新鲜、值得关注的信息

(新鲜)

新闻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真实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

(当下——时效性)

引入:不同学者对新闻定义的看法

1.“李卓均”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

2.“童兵

认为新闻是对某种事实的报道或传播。例如“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3.“李良荣”

新闻定义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形式

新闻定义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实质

3.“陈力丹”

1)陆定一新闻定义是有局限的

2)没完没了地讨论新闻定义没有意义。因为一个定义不可能把某个概念的所有内涵全部用一句话概括进去。

新闻特性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新闻特性

新鲜性——首要因素(时间新、内容新)

客观性——真实

重要性——关系重大、为人们所关注

显著性——人物、地点、事件的著名;事物程度、数量的显赫(名人效应)

接近性——地域接近、情感接近、关系接近

新闻的6要素(5W1H)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变化的新闻特性

新闻传播方式——多媒体、全媒体、融媒体

新闻生产方式——生产权利、人人都是记者下放

新闻消费方式——参与式消费、碎片化、专卖店式消费、可视化、娱乐化

新闻生产过程(微观)

发现线索

收集资料

确定选题

采访策划

采访与补充

制成适应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

新闻传播活动流程(宏观)

选择事实——加工制作——播报传递——受众接受——信息反馈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和媒介产品生产的龙头

新闻采访是专业的新闻生产者对新闻线索的收集,经制作与传播后满足大众对某一类新闻的需求。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新闻生产的基础,采访在先、写作与传播在后。采访的好坏,决定新闻的质量(案例)。

新闻采访,旨在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主要是了解情况、弄清真相、收集素材,为新闻的传播打下坚实基础。(案例)

新闻采访的定义

搜集、采录

访察、查证

最早见于: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若使采访近世之事情,苟有虚错。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许颖)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张征)

以新闻事实为对象

以新闻新闻报道为目的

专业性极强

采访定义的三要素:

1.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

(当下:人人皆媒体)

2.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

(社会公器——公共责任)

3.采访活动的三项内容包括: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

采访的关键——1. 事实:了解事实、传递信息、反映舆论

1)如实反映事实的调查研究 2)公开反映事实的调查研究

采访——真实性——公信力

采访材料的要求:

1)材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采访的第一要求

2)材料的深刻性——追踪事件的深层原因

3)材料的生动性和可信度——大众传播的要求

采访的关键——2.大众:满足信息需求、解决大众关心的问题

采访的关键——2.大众:采访的材料必须通俗易懂

新闻采访的特点

求新性: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突击性:较短时间内完成

灵活性:集中于一点不必拘泥于全局;跟随事件变化而变化

广泛性:涉及面大、接触范围广

新闻采访的任务

调查事实真相

发掘新闻价值

迅速收集素材

分解掌握事实(全面情况 主要事实 相关背景 典型案例和细节)

对写作的影响:

写作内容

写作结构

写作逻辑

采访的特征

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

采访始终要瞄准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当前存在的现象。他要求记者时刻关注这个社会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事件、新事物、新问题。

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

采访始终要瞄准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当前存在的现象。他要求记者时刻关注这个社会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事件、新事物、新问题。

采访活动要贴近事实、贴近现场

跑现场;访问知情人;及时完整地记录

使用社会交往的方式

繁杂性、双向性、对等性

新闻采访中的记者——记者的类型

专业记者——专门采访某一领域的记者

机动记者——不常驻、没有固定的采访范围,随之准备接受编辑部的派遣,完成重大事件采访

特派记者——因特殊采访任务、受编辑部特别遣派的记者

特约记者——不属于编辑部,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之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

地方记者——驻地方分社(台)的记者

驻外记者——驻国外记者站的记者

新闻采访中的记者——记者的职责与素养

新闻发现力

新闻发现就是识别客观事实的传播价值,看出或找到客观事实本身固有的、指的传播的要素。

• 公众关注

• 鲜为人知

• 意义重大

• 解决现实问题

• 启迪心智、产生新知

• 时代典型、激励鼓舞

• 预测、体现新发展规律

• 认知事实真相的能力 ——前提和基础

• 把握手中需求的能力——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

新闻敏感

新闻发现力里来自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操作环节的新闻思维活动,是新闻事件的主导性思维

新闻敏感是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

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

记者需要从错综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什么是新闻,并抓住真正的新闻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中的四种判断能力

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手中兴趣的能力

1.显性兴趣—避免低俗化

2.隐形兴趣—潜在的关注点

判断某一线索能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

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实事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

判断已经发表的新闻是否具备进行第二度报道的能力

是否能够深入挖掘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培养

1. 要懂得新闻价值

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人情味

2.接触实际、注重实践

把握社会实际状况、了解受众思想动态、储备足够多的信息

多参加一线采写实践

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3. 勤于思考与分析,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报道目的、事实、受众需求

集中思维——找到新闻价值点、报道切入点

4. 要有政治敏感,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内外形势、把握时代脉搏

新闻线索

含义: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记者往往通过新闻线索来追寻新闻的方向

新闻线索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片段性的简要信息,它往往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

根据媒体性质

挖掘受众关注点

挖掘新闻价值点

符合新闻贴近性

新闻线索—特点

  1. 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2. 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只有信号、有待证实

新闻线索—作用

1.新闻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2. 新闻线索能够指明采访的去向

3.新闻线索的价值决定报道质量

新闻选择(新闻选题)——标准

及时

新鲜,时效性的要求

新闻发生在当下

新媒体环境中与新闻事件发展同步的报道

政策

政治标准

新闻宣传思想

编辑方针

趣味

“趣味是吸引读者的良方”

辩证看待

抵制大众化、娱乐化、煽情注意

重大

事件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程度

公共利益:普遍存在、重大事件

大众利益:监督报道

社会瞭望者职能

显著

显要的人物、事件

接近

地点接近

心理接近

新闻选题——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 取舍

好的选题,是报道成功的一半,一篇报道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新闻选题,衡量一个媒体的层次与质量

体现把关人的态度,把关人掌握信息流量、流动和过滤的权利

需要选择适合传播效果、新闻价值、新闻选择规律的内容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新闻选题与媒体的社会功能

新闻选题与媒体定位

新闻选题——高质量选题

重大性

大众关心

独家性

独家事实

独家分析

确定新闻选题的操作过程

选题目标

重大事件(突发性、政策变动、活动、舆论热点)

抢发重大新闻的“第二落点”

注意发现和挖掘普遍存在的非热点事实(冰点:隐性的热点)

确立选题的思维过程

比较和选拔

瞄准靶子

预测事实真相:线索的可靠和经验推理

选题可行性研究(效果的预测和审视、找到采访对象的可能性、记者实力、采访成本、时效性限制)

新闻报道策划的设计步骤

明确采访目的

提出采访要求

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研究采访对象

设计问题

预测问题答案

制定具体的报道方案

报道策划方案的具体设计

新闻报道策划——如何写新闻报道策划案?

报道范围

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

报道规模

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

报道方式

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

资源配置

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

发稿计划

经制定发稿计划

报道目的

报道目的与主题

(1)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报道范围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报道重点是报道客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规定了报道的核心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问题,需要报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体上也要予以突出表现。

(2)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报道规模是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即报道在报纸上持续进行多少时间、占据多大版面空间和多少栏目配置、动用多少采编力量;报道进程是指报道全过程中时段的分割与安排,规定报道分多少阶段进行、何时开头、何时推进与扩展、何时结束,以及各阶段之间如何转接。

(3)制定发稿计划。发稿计划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

(4)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报道结构是报道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它是由报道选题和报道预期目标决定的。报道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角度、广度、深度和传播符号。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主要有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报道方式最终在报纸上的具体展示及形象化,就是报道的表现形式。

(5)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报道力量配置是指参与报道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

报道策划的误区

采访的报道策划是对报道的设计和谋划

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改变和创造

策划的是采访和报道活动、而非策划事实。事实是独立于记者认识之外的客观事实,它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记者只能从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联系出发,认识和反映客观事实,制作出新闻作品

新闻事实在前,新闻策划在后

访问的前提——寻找权威的采访对象

最接近事实来源的人事实的当事人

事实的目击者

事实的参与者

“二级”受访者

当事人的周边人群

子女、亲朋好友、接触者

某些具有事实认定权威的个人或机构

各类专家

相关方面的负责机构

防止新闻失实和危机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

剖析采访对象的心理——原因

采访对象接受记者的采访,本身就是接受一种外来的刺激,会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要使采访效率提高,记者就必须对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特征和内心活动予以准确地掌握并积极地调节,同时对记者自身的心理活动也进行适时、必要的调节。

记者掌握采访对象的被访问心理,可使访问准备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和更趋完善。如果不知道将要采访的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被访问心理,只是按照一般程序作一般性的访前准备,这种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使记者失去了把握、观察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可能。

处于不同利益关系的采访对象——类型与态度

肯定和颂扬型的采访对象

与记者报道的根本利益和立场是一致的

采访中比较信任记者,容易采取合作的态度,有利于记者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主动满足记者的要求,主动提供材料,主动解释质疑,主动提供新的线索

晕轮效应:记者容易因为对这个人的某些品质和特点印象深刻,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了解,容易先入为主,主观判断先行。

求助媒体解决问题的对象

因在社会上陷入困境,或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迫切希望通过媒体把他的问题反映出来,以便使自己脱离困境。

采访中积极主动,反映问题的目的非常明确,提供材料比较翔实,迫切希望记者能够尽快地替他们呼吁和反映。

这类采访对象,记者不能“偏听偏信”,因为他们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片面的抨击或责难对他们利益造成损害的人或群体

记者在采访重要“兼听则明”,收集材料要均衡、公正,保证采访材料的真实性;还不能轻易做出许诺,媒体可以呼吁问题的解决,但绝无直接解决问题的权力。

中介型的采访对象

这类采访对象既不是记者要表扬的,也不是记者要批评揭露的,而是向记者反映情况,介绍背景的中间型人物。

领导的秘书、先进模范人物的同事、某些事件的见证人、某种社会现象的亲历者。

对待采访的态度复杂,或积极或回避

这类采访对象所谈的材料压缩性很大,有真有假,有深有浅,关键看他们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记者,因此,这类采访对象对采访是配合还是回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记者的态度和所提的具体问题。

批评和教育类的采访对象

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微妙,记者对此类人持批评态度,因此在采访中会遇到阻碍、抵触情绪,采访对象容易回避、搪塞和转移视线。

此类采访对象有如下几种,如调查农村乱收费中的基层干部,可能遇到对方的抵触情绪;调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单位,可能碰到当事人的阻碍;批评航班晚点,遇到航空公司人员的消极抵抗。

这表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的普遍化

揭露和批判的采访对象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利益和立场是根本对立的,这就是许多监督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的采访难关。

这些人接受记者采访的态度是受采访的选题决定的,而这类选题的目的就在于揭露丑恶、曝光黑幕、打击丑恶行为的当事人,因此会遇到激烈的反抗,记者对这些人的采访形成真正的“较量”。

访问的准备——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信息

环境准备:适合采访话题的环境与着装——案例:采访余秋雨

礼貌准备:守时; 介绍身份;形体语言;

问题准备:访前准备工作(采访对象的生平、业绩、性格、爱好);事件的相关内容

气氛准备:“公事公办”; “挤牙膏”式 ; “强弱悬殊”; “激烈交锋”式; “酒逢知己”式

态度准备:尊重 真诚 关怀 轻松 理解 倾听

语言准备:不用“贬义”词;

访问的阶段

接近阶段

  1. 搭桥
  2. 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活跃的气氛
  3. 找到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和接近点
  4. 心理上的接近

融洽阶段

1. 谈谈与对方有关、有兴趣的事

2. 可以表示支持对方某一观点,说明这次采访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3. 先建立融洽的基础,有了相互间的信任,再适时转入访问的正题

沟通阶段

1.访问的实质阶段

2. 双方在通过接近、融洽基础上形成的沟通阶段,记者的任务是通过访问,了解把握新闻事实

3.掌握主动权,提问思路清晰、层次有序、适当引导、启发或调整话题

4.注意双向交流,可适当表达记者情感

激发阶段

  1. 记者和采访对象相互影响、互相感染
  2. 记者在了解事实后,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或与采访对象进行讨论,以激发对方的谈话兴趣

采访结束

表示感谢

联系方式.

访问中的注意事项

• 访问中的敏感之处:

1适时打断、转移话题

趁对方说话中停顿的间隙,适时插入

插入话语最好重复或是赞赏采访对象刚刚谈到的话题

实用转折词“可是……””但是……”

2. 尽量不冷场

记者拆解问题,将问题具体

记者临场应变能力

3. 不要和采访对象争论

“我们拿的是事实,争吵是不管用的 ”

一、提问的关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基本信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与受众的关联性

• 背景信息: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请采访对象解释专有名词或术语等。

• 发展过程:从现在问到过去和将来。如目前值得关注的是什么,有什么进展?事件是如何演进的?

• 换位思考:记者与受众转换角色,设想普通受众最期望看到的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是普通受众所需要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

• 正反两面的意见:请采访对象谈一谈与一个问题有关的两个方面,他赞成或是反对哪些意见?他对反对意见如何反应。

• 核实、验证的问题:即使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也要问,因为需要引出原话,让受访者成为消息的来源;反复核实被访者的姓名,当事人的头衔。

• 情感的问题:可以请采访对象回忆一下事件发生时他的想法和感受。避免情感麻木的问题(各种动机和心理事实)

• 自选的问题:在采访结束时,可以问一下采访对象是否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 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情节

提问的关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提问的方法

1.提问的基本要求

第一,问得自然。这是提问的态度和气氛问题。如果问得十分唐突、生硬,由于提问破坏了采访的气氛,甚至破坏了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提问当然是失败的。

第二,问得明白。这是提问的内容问题。记者应该把一个大问题化成一些具体问题,

然后抓住其中最关键的提问。问得具体,才容易问得明白。

第三,问得简洁。这是提问的表现形式问题。

第四,问得有特色。这是提问的个性问题。什么是有特色的问题呢?只有问你眼前这个采访对象最合适的问题,才是有特色的问题。

2、开放式提问与闭合式提问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彻尔把采访提问归纳为开放式与闭合式两大类。

开放是问题范围很大,可以长篇大论回答。比如问一个田径运动员:“你对这届运动会有什么看法?”这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运动员回答这一问题有相当大的余地,甚至可以做长篇的谈话。

反之,如果问这位运动员:“你对新落成的体育场跑道印象如何?”这就是一个闭合式的问题。运动员职能明确、间断地答复,或者说“适于快跑”,或者说“妨碍快跑”,或者说“这是第一流的跑道”等。

曼彻尔指出:记者在采访当中,通常总是以开放式问题作为采访中的第一个问题。这样,被采访对象才能张口说话,在回答问题时,不受拘束,可以轻松自如地漫谈。然后再由开放式问题逐步过渡到闭合式问题,以取得具体、明确的采访素材。

如果一开始就提闭合式问题,采访很可能失败。日本电影《望乡》,其中的女记者三谷圭子,一开始就提了一个闭合式问题:“阿婆,你是南洋姐吧???”把阿崎婆吓跑了。因为做过南洋姐的女子经历坎坷,一肚子心酸,全身的耻辱,最不愿也最怕别人揭她的地。记者刚接触她,还不熟悉,所以一提起这段往事,她就感到可怕、慌乱、紧张,以致拒绝回答记者。

3、提问的注意事项

不要问太大的问题

不要问让对方太过尴尬的问题

不要问没有答案的问题

不要提过多的外行问题。(一点不提是难以做到的,但要争取少些。)

不要提暗示性的问题。(即不要强加于人,给人竖根“杆”,让对方“顺杆爬”。)

不要提过于轻率的问题。(毫无意义和目的地卖弄技巧,会导致提轻率的问题。)

不要提太“硬”的问题。(就一般情况、一般对象、一般记者而言,直率不等于生硬。)

不要提审问式的问题。(即要善于引导,在交谈中发问,在发问中交谈。)

提问的类型

1.正面提问

开门见山的提问,是记者最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特点是直白、直截了当

2.侧面提问

“迂回”提问,循循善诱促使采访对象对以往的新闻材料产生回忆

3.反问

从相反的角度设问,探询对方解释性的想法

4.激发式错问

质疑式提问,记者在采访对象不愿说出真相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提问方式,借用不准确的传闻,甚至是明知错误的信息,故意激起对方解释变白的冲动

5.追问

现场观察:用眼睛采访

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1. 获得第一手资料、核实第二手资料,力争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案例:勒丽·蓓蕾采访疯人院
  2. 加深记者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激发创作灵感——案例:西行漫记
  3. 典型细节使新闻作品具有现场感,增强新闻可读性
  4. 现场观察不受条件限制,是记者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的武器和方法,有时是采访的唯一方法

新闻特写的写作过程

  1. 观察新闻人物的相貌、动作和语言
  2. 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过程
  3. 现场捕捉精彩引语
  4. 捕捉现场细节

怎样进行现场观察

贴近现场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受众、题材、主题)

选好观察点(全景、贴近、靠近知情人的地点)

粗细结合,追踪典型细节(全景、近景、特写)

观察与询问结合

采访的特殊方法——隐性采访

• 隐性采访,也被称为暗访,指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采访,他与显性采访相对。

• 在隐性采访中,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身份、不显示采访工具或偷拍设备,或者隐藏真正采访意图,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体验等,不公开获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而未披露的新闻素材。

通过隐性采访,更好的实现新闻舆论监督

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

• 社会映像的真实再现

• 事实舆论监督

• 参与社会竞争

问题:防止滥用

• 规避法律禁区(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商业秘密)

• 隐性采访记者没有权利随意采取,因为采访活动是一种履行职务的行为,职责的要求的首要因素。

争议:

• 因为是对于被采访对象的一种欺骗,所以其使用一直有比较大的争议。因此,对于隐性采访的使用原则是“能不用尽量不用”。

如央视新闻调查对于隐性采访的原则是:

第一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

第二没有其他途径收集材料。

第三暴露我们的身份就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第四经过制片人同意。

隐性采访的前提

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

通过公开采访无法获取相关信息

采访行为不危及他人安全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总结:何种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隐性采访

采访程序

• 记者身份合法

• 采访是记者基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职务行为

采访内容

• 未侵犯国家机密

• 未侵犯商业机密

• 为侵犯个人隐私

• 为侵入法律命令禁止的禁区或私密场合

采访目的

• 维护公共利益

• 满足受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采访记录的必要性:

• 记忆能力有限:采访到写作这个阶段的延续时间更长,记者不可能完全靠瞬时的记忆力将采访的内容写进新闻稿,因此,采访时的记录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

• 如果采访很深入而记录能力不过关,就会导致所记的内容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漏掉了重点,特别是那些人物原话、单位名称、具体数字,如果出现记录中的漏洞,采访就可能前功尽弃

• 怎样把材料如实、准确、完整又迅速地收集在自己的笔记本、录音带和录像带上,作为我们写作编辑报道的原始材料,这是记者必备的基本功。出色的记者常常具备出色的记录能力。

记录什么?

访问中采访对象叙述的事实

记者在现场观察中捕捉到的事实信息

记者在访问和观察中产生的感想和写作灵感

收集到的资料性信息

材料的核实

采访对象谈出来的信息(时间、地点、当事人姓名、职务、级别、事实中的专业名称、具体数字、故事情节、人物原话、因果关系)

记者观察得来的资料: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但是有时候新闻观察也会出现“眼见”不“为实”的现象,比如记者仅仅看到了表面现象,或者只看到了偶然出现的现象。如果记者仅仅相信眼见为实,有时可能会被假象蒙蔽。

引用的材料:对于报道中引用的文字材料或者是影像资料,也要加以核实。比如弄清楚这些材料的来源是否权威,并尽可能地将一些关键性信息与原始出处进行核对。如某些数字和比例,要找到权威的统计部门发布的材料进行核实;事实的背景材料,如史料和故事,要尽量找到权威出处进行核实;某些伟人或名人语录的引用,也最好找到原著进行核实。

当事人核实

他人核实

现场核实

互联网核实

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追求正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尊重事实的工作态度

无私无畏的行为准则

合理的知识结构

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